□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记者刘凌2月27日18时,85吨生活物资从澧县城头山镇出发运抵武汉大学。这些物资,是一位常德校友涌泉相报地感恩之心,也饱含着名城头山镇群众的浓浓大爱。万兵是武汉大学土建学院研究生,湖南省委组织部定向武汉大学的选调生。年毕业后,这位来自湖北十堰的青年一直在基层工作,现在是澧县城头山镇副镇长。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正在进行着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鏖战。在这座城市被按下暂停键的日子里,武汉大学的师生们纷纷以各自的方式抗击疫情。万兵的妻儿都在武汉,他却因为疫情发生而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稍有闲暇,他就与身在武汉的家人和朋友沟通交流,了解疫情防控动态。“我了解到,母校里有多名留学生和过年没回家的学生,2万多名教师及家属。不仅如此,学校里还有2医院,医院。这么多人都要吃喝,生活物资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群众捐献的物资摆满了村部前坪。城头山镇,澧阳平原上的农业大镇,不仅有着“南方吐鲁番”美誉的葡萄产业,还拥有多年稻作文化的水稻种植。“我就想到了发动组织全镇群众给武汉大学定向捐赠一批生活物资,这个想法得到了所在乡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从2月21日开始,万兵逐一拜访全镇19个村居发出倡议。2月25日下午,当捐赠活动开始后,群众热情滚烫的爱心,让万兵有些“猝不及防”。“3个小时的蔬菜量已经超过了35吨,我又紧急联系了一台30吨的车,同时叫停了部分物资的捐赠,即使这样,最终物资总量仍然远超预想。”2月27日,85吨生活物资从澧县城头山镇装车,出发前往武汉。万兵看到,无数乡亲摘下自家菜园里的已经不多的蔬菜,用三轮车运到村里。老党员刨出了过冬的萝卜,拿出了自家榨的菜籽油。贫困户把自备的榨菜和刚刚攒下的鸡蛋送了过来,身在外地的游子寄钱回家委托家人购买物资捐赠。小学生捐出了压岁钱,从没下过地的高中学生亲手采摘蔬菜,写下寄语——“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最终统计,名群众送来的85吨物资装了满满4卡车。“其中各类蔬菜50吨,大米、油、面、水果、鸡蛋合计约35吨。”20名武汉大学机关党委突击队员,足足搬了3个小时。“从五花八门的包装,感受到汇聚成海的爱和关切!”武汉大学离退休处副处长王临平感慨地说。编辑:唐文洁二审:潘敬林三审:刘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13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