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618891.html3月27日,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下午3时20分至40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莫林恒介绍湖南桑植官田遗址的发掘情况。官田遗址位于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坪村,地处郁水河西岸一处较为宽阔的台地,面积约平方米。这处遗址是以生铁为原料,集熔铁、铸造、退火、锻造、精炼等工艺技术为一体,并兼营铸铜的多金属生产作坊,是目前南方地区已知规模最大的汉晋时期铸铁遗址。其中发现的各类加工炉形态独特、功能较为明确,具有显著地方特色,填补了古代铁器生产、加工等研究的多项空白。湖南是全国十个文物大省之一考古成绩显著根据湖南省文物局统计截至目前湖南的考古项目共13次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让我们看看是哪13个项目吧湖南省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盘点(按入选时间顺序)年·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城址城头山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县城西北,距县城约10公里,占地面积18.7公顷,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年,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城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年,城头山大溪文化城墙及汤家岗文化水稻田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年·长沙西汉王室墓西汉长沙王室墓,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位于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该墓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由主墓和三座呈品字形环拱主墓的陪葬坑组成。墓主为西汉早期长沙国某代王后。年·道县玉蟾岩遗址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出土了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玉蟾岩遗址在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及人类制陶工业起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年·长沙三国吴纪年简牍长沙走马楼简牍,中国湖南长沙走马楼古井窖出土的三国时期吴国简牍,总数约17万余片,余万字,其数量超过了以往中国各地出土简牍的总和。这是20世纪继殷商甲骨文、敦煌石窟文书、西北屯戍简牍发现之后,中国文献档案方面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被评为中国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5年·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城墙及汤家岗文化水稻田遗址城头山遗址发现迄今中国最早的水稻田和用于灌溉的水沟,发现了大溪文化早期(年前)到屈家岭时代四次叠压建造的城墙,城内更有汤家岗、大溪、屈家岭不同文化时期的制陶作坊、古墓葬、房基以及包括水稻在内的上百种植物籽实、麻织物、动物、人骨与毛发及陶、木、石等人工遗物。年·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该墓是继长沙马王堆汉墓后,湖南地区第二座未被盗掘的王侯墓,是湖南西汉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带斜坡墓道,有南北两耳室,棺椁结构基本完好。72年·里耶古城及出土秦简牍2年6月,在龙山县里耶古镇的一口古井中,出土3.7万枚秦时简牍,共计20余万字。出土秦简为秦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原始档案,填补了秦史的大段空白,对秦史研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84年·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炭河里遗址是湘江流域一处重要的西周时期遗址,距今已有年。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为破译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宁乡铜器群”之谜,找到了突破口。95年·洪江高庙遗址洪江高庙遗址位于湖南洪江市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通过大面积发掘,在揭示了高庙文化晚期的一处大型祭祀场所,出土了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装饰有凤鸟、兽面和八角星等神像图案的陶器(距今约年左右),出土了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在高庙上层遗存中出土了部落首领级的夫妻并穴墓和四人合葬墓等重要遗迹。年·永顺老司城遗址老司城遗址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堪称“土家族露天博物馆”。年·益阳兔子山遗址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是战国楚至宋朝益阳县治,其延续时间之长、保存遗迹之丰、出土文物之多极为少见。遗址古井中出土简牍1.5万余枚,十分罕见。秦二世元年文告为认识秦二世提供了新资料,“张楚之岁”觚是考古发现简牍中唯一的张楚时期实物资料。年·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桐木岭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仁义镇大坊村和浩塘镇桐木岭村交界处,遗址面积约11万平方米。桐木岭遗址发掘出土的多个成排圆形焙烧炉填补了我国炼锌技术史研究的一项空白,槽形冶炼炉是国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炼锌炉遗存,对于完整复原古代炼锌术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对研究我国古代炼锌技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年·澧县鸡叫城遗址鸡叫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地处洞庭湖西北的澧阳平原,西南距城头山遗址13公里。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以来,收获多项重要考古发现,包括大型木构建筑、谷糠堆积、外围环壕、水稻田等,对认识长江流域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来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编辑
夏鸿吴鑫越(实习)校对
张永琼赵泽琴审稿
刘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