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s://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
熊山之谜

湘山完全可以确定的是黄陵山。从前因后果的历史轨迹而分析,确定他为熊湘山,也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如果硬是要将熊湘拆解成熊山和湘山,当然也可以。湘山位于汨罗江的南边(相隔20公里水域),按黄帝南巡登熊湘山的顺序而言,其北面就应该是熊山。形如熊或者有黄帝南巡、张乐洞庭之野的文化遗存在此地就可以基本确定。

磊石山形如熊,实地看看也就相当清楚。熊为楚姓,定语为楚的湘山也是可以的。这是一个道理,磊石山位于重湖中心,是标识南青草北洞庭或者南洞庭北洞庭的地标,黄帝南巡过长江后,必先进入中心之山而望之。西边的山路较多,东边大多平原地带,通行肯定比山路方便。长江而来的水路也比东边顺畅,这也是常理,自然登上磊石山。

所以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洞庭湖的来源,才能明白磊石山在洞庭湖中位置和文化意义。

洞庭湖

洞庭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成玄英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太湖之洞庭也。”《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帝”指黄帝,“野”即平原,说明洞庭为河网切割的平原地貌。三国魏曹植《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很明显,先秦的洞庭是地名,不是水名,指的是河网密布的原野。

洞庭之野中,在《荆州记》中找到的湖名只有青草湖,而无洞庭湖。

诗文中先唐也没有出现洞庭湖名。洞庭两字入诗最早是先秦无名氏所作《童谣》,诗题解:《河图》绛象曰:太湖中洞庭山林屋洞天。即禹藏真文之所。有“乃造洞庭窃禹书”之句,这说的是太湖之洞庭。而说洞庭湖之洞庭最早的诗是屈原的《湘君》:“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之中的“道”说明是陆地。《哀郢》云:“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南洞庭地、北长江水。上是登上之意、下是下水之船之意。

东方朔也说屈原“生于国长于原野”,可见洞庭为地名肯定是无误的。

从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出现“洞庭郡”的名称来推断,洞庭也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今洞庭湖南部的广大区域。

西汉刘向《九叹.其一.逢纷》:“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很明显马走的洞庭就是陆地;故而南齐谢朓云:“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直接解说洞庭是个地名,不是湖名。

将青草湖和洞庭合为湖名出现最早的诗是陈阴铿的《宿青草湖》:“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此诗的洞庭是地,平湖指的青草湖。

最早以洞庭湖全名入诗的是初唐宋之问(?—)《洞庭湖》诗:“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所以洞庭湖名应是青草湖名扩大的结果,杜甫云:“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这些证据充分说明洞庭湖名出现在初唐,是将青草湖和洞庭地名合一称湖。

所以有专家定论洞庭湖名出现在春秋战国之时的结论是有待商榷的;还说洞庭湖因洞庭山而名,更不可信。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方舆汇编》(第二百九十八卷)记载:“洞庭湖在今湖广境内,东北属岳州府、西南属常德府,吞赤沙、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合沅、渐、元、辰、叙、酉、澧、资、湘九水俱汇于此,日月若出没于其中,浩浩荡荡,真宇内大观也。”

《洞庭湖部汇考.巴陵之洞庭湖》记:“《蔡传》九江即今之洞庭也,《水经》言:九江在长沙、下隽西北。《楚地记》曰:巴陵潇湘之渊,在九江之间。今岳州巴陵县即楚之巴陵,汉之下隽也。洞庭正在其西北,则洞庭之为九江审矣。今……湘水,皆合于洞庭,意以是名九江也。孔甚殷正也。九江水道甚得其正也。按《山海经·海内东经》: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

“陬”是一个汉字,读音为zōu,左中右结构,部首为阝。形声,从阜(fù),取声。“阜”是土山,与区域有关。本义:山的角落。陬还有角落;聚居;农历正月的别称等意思。营田旧名土山寨,苏轼在此作《过土山寨》,东边有幕阜山,洞庭位于黄陵山磊石山西边,洞庭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这指的就是黄陵山至磊石山的区域。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湖广六:“……磊石山,在县(湘阴)西北百里,旁枕青草湖,北接巴陵,下临湘江,山石嵯峨相叠,因名。旧名万岁山,亦名五木山,以山顶尖如五木也。”

《水经注》:“湘水自汨口西北迳磊石山,又东北为青草湖口。”《荆州记》:“巴陵南有青草湖,湖南有青草山。”《水经注》:“湘水迳磊石山西,北对青草湖,抑或谓之青草山也。”《南迁录》:“洞庭西岸有青草洲,南名青草,北名洞庭。”《一统志》:“青草湖在县(湘阴)北一百里。”皆据磊石山以北言之。

这些记载说明洞庭湖的旧名就是青草湖。同时也说明磊石山是南北洞庭湖的中心标志。实际上唐代后的洞庭湖又名重湖,就是洞庭湖包括了赤沙湖、青草湖,所以叫重湖。青草湖又名南湖。杜甫《宿青草湖》云:“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在汨罗山《祠南夕望》云:“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则是认定到了磊石山后就到了洞庭南湖了。

从地理位置而言,磊石山自古就是洞庭湖的中心地标。先秦诗文中出现洞庭、青草湖,唐代诗文中出现洞庭湖,我们往往把洞庭、青草湖和洞庭湖理解为一个概念;实际上从洞庭到洞庭湖,反映的是一个地质的变化过程。

古代的东洞庭湖是以磊石山为中心的。湖南地质研究所也确定汨罗为东洞庭湖的沉降中心。原湖南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童潜明结合古今对洞庭湖地质的研究成果,撰文对洞庭湖的演变作出了总结。

他认为在地史和历史两个时期,洞庭湖都经历了由小而大,又由大而小,再由小而大的反复演变。

地史时期(无文字记载时)的四纪变化中洞庭湖最早形成以汨罗为沉降中心的东洞庭和以桃源为中心的西洞庭;后演变为澧县、南县、桃源、汨罗四湖;第三纪后集中在南部常德、沅江、汨罗为中心的三湖。之后汨罗湖域不断扩大,有了现在洞庭湖范围,且北入长江与云梦泽相连。进入第四纪晚更新世时,洞庭湖域大大缩小,成为枝杈状,西北部已不与云梦泽相接,但东北部与云梦泽相通,基本上与现在洞庭湖一致。第四纪全新世,洞庭湖湖域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大湖,北部与云梦泽相接。

历史时期(有文字记载)的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大溪期洞庭湖文化遗址分布区向洞庭湖中心靠,说明湖域在变小。新石器时期屈家岭时期,遗址只分布在洞庭湖北部边缘地区及湖中心安乡一带,当时湖域较大,其中心有湖岛。

此推论是洞庭之野是指露出水平的平原带。君山地质构造也能说明问题,现在的君山是周边沉陷所产生的结果。同样,磊石山西边的四水水域众多的大大小小的大洲,也是周边沉陷之故。这就是洞庭之野之东,故而《荆州记》中只有一个青草湖名,洞庭湖是因青草湖的洞庭之野扩大而名。正如今天的汨罗江,是因沉江地的汨罗潭扩大泛指而名。青草湖所以被古人一直放之在洞庭湖中,还有了一个南洞庭湖的称号。磊石山也因此成为东洞庭湖的中心地标。

《水经注》:“湘水自汨罗口,西北径磊石山西,而北对青草湖,亦或谓之为青草山也。”这是疑磊石山为青草山。《荆州记》:“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湖南有青草山,因以为名。”《一统志》:“青草湖又称巴丘湖。在今湖南省洞庭湖东南部,为湘江所汇。一说因湖南省有青草山得名;一说冬春水涸,此湖先干,青草生焉,故名。”《资治通鉴》:南朝梁太清三年(年),侯景围台城,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援军止于青草湖不进,即此。唐、宋时湖周二百六十五里,北有沙洲与洞庭湖相隔,水涨时则与洞庭湖相连,故杜甫《夜宿青草湖》诗有‘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句。唐时亦称洞庭湖为青草湖。《初学记》:“青草湖一名洞庭湖。”

郦道元《水经注》将之作为青草湖与洞庭地标,也作为潇湘、洞庭地标。说明磊石山的确是东洞庭湖的中心位置。后世又将洞庭湖名为重湖,意味洞庭湖有两湖,磊石山北名洞庭,南名青草湖,青草湖又名南湖、洞庭湖。

先唐写到洞庭两字的诗共有38首,其中写明湖南洞庭的有如下之诗:南北朝诗人刘孝绰“洞庭春水绿,衡阳旅雁归。”吴迈远“洞庭纵横日生波,穷巷恻怆沈汨罗,翻惊汉阴动湘娥”;庾肩吾《侍宴饯湘州刺史张续诗》“洞庭资善政”“湘山转蔽亏”“极望长沙垂”;萧绎:“洞庭晚风急,潇湘夜月圆”;谢灵运《石门》“洞庭空波澜”;谢朓“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阴铿《渡青草湖诗》“洞庭春溜满”;隋朝无名氏《王子思归歌》“洞庭兮木秋,涔阳兮草衰”。

诗歌中的古洞庭的概念范围,东在衡阳、长沙、湘阴、汨罗,西在常德石门、澧县涔阳。说明先唐时期的洞庭说的主体都在洞庭南湖范围,而湖的概念是青草湖,而不是洞庭湖。这就是《荆州记》中也只记录了青草湖,而无洞庭湖的原因。

洞庭湖的来源,从文献上看是唐代之后。洞庭原野的名是因洞庭山而名,实际上洞庭山就是青草山、就是湘山,郦道元对磊石山为青草山的感觉是对的。所以洞庭湖的概念并不因洞庭山而名,而是因洞庭原野而名,也就是说洞庭湖名来自于青草湖的扩大而名洞庭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