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抗疫凯旋的黄文杰。
红网时刻记者陈宗昊通讯员焦盛洋广州报道
从2月8日下午1医院感染五科一病区接收第一批病人开始,到晚上9时第45位病人安置妥当,58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黄文杰在寒风中站立了整整8个小时。
17年前,黄文杰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成功治愈了首例“非典”患者;17年后,已经满头华发的战“疫”老兵主动披挂上阵,再度迎战“疫魔”。
行医40载,从军28年,这位从湖南澧县走出来的湘北汉子成长为军队呼吸内科行业专家,两度冲锋在前的经历让黄文杰成为敢战能战胜战的抗疫先锋。今年“八一”前夕,黄文杰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确定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医务人员的“及时雨”,老百姓的“定心丸”
黄文杰组织科室阅片学习“非典”患者影像。
年12月17日,黄文杰所在的医院接收了从广东河源市转来的一名呼吸衰竭、高烧39.8摄氏度、全身发紫的危重病人。
黄文杰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展开抢救,并在关键时刻调整呼吸机参数,保持病人供氧,稳定了病情。
凭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20多年临床经验,黄文杰连夜召集全科医务人员会诊研究后决定,这种不明原因的肺炎必须采取上呼吸机辅助治疗和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多管齐下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加强科室人员的自我防护,防止发生意外。
在病人处于病危状态的6天6夜里,黄文杰守在病房里观察病情,多次化险为夷,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黄文杰(左二)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抢救“非典”病人。
半个月后,黄文杰获悉河源当地与之前救治病人接触过的11个人均遭到感染,其中有8名医护人员。这一反常现象进一步引起了黄文杰的高度警觉。经实地了解,黄文杰代表专家组出具了“非典型肺炎是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的初步调查结论,为广东全面抗击非典提供了科学依据。随后不久,他向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第一例“非典”病例。
在取得“非典”临床遭遇战首战胜利的同时,黄文杰带领团队创下医护人员“零”感染记录,并成为报告“非典”第一人。
由于早期“非典”病因不明,各种小道消息和谣言四处流传,在群众中造成极大恐慌。黄文杰最先挺身而出,凭借自己深厚的医学功底和成功救治“非典”患者的事实,告诉广大群众:只要预防得当,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非典”是可防、可治的。
并不是没有人劝过黄文杰说话要谨慎,“国内外专家都不清楚,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强出头,万一说错了,对组织、对个人、对家庭、对单位都不好交待。”
“抗击‘非典’事大,个人名利事小,不应患得患失。”黄文杰毅然回答。
参加抗“非典”先进事迹报告会后载誉归来的黄文杰(左)。
年2月10日,经上级批准,黄文杰以呼吸病专家的身份,接受媒体采访,告诉群众“非典”的防治方法,帮助政府稳定公众情绪。他精辟的论断和防治“非典”的有效举措经各大报纸和各大网站转载后,被医务人员称之为“及时雨”,老百姓赞之为“定心丸”。
年3月25日,黄文杰作为临床专家代表向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汇报我国防治非典的临床诊治情况,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队员眼中的“定海神针”,患者心中的“阳光”
58岁的黄文杰再披战袍奔赴抗疫一线,妻子李庆丽为丈夫送行。
“本人虽年近花甲,但精神体力没有问题,面对疫情,作为党员、军人、医生,特别是呼吸病学专业的医生,应当奔赴前线,为国解忧。恳请组织批准让我为祖国再上一次战场。”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得知军队要抽组医疗队支援武汉,黄文杰写下了请战书。
医院党委拒绝后,黄文杰第三次提出申请,最终获得批准。
“临行前,医院领导命令我要把队员一个不少地带回来,我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压力。”黄文杰说,与17年前迎战“非典”相比,这次的形势更严峻任务更重。
到达武汉第一天晚上,队员小陈急性结膜炎发作,而结膜炎正是新冠肺炎症状的其中一项,巨大的心理压力令她几乎崩溃。黄文杰通过电话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安抚小陈,告诉她并非感染新冠肺炎。
天一亮,黄文杰带科室医生来到小陈的房间,通过详细问诊和检查,最终找到了病因:消毒剂过敏导致的结膜炎。在给予抗过敏、消炎等治疗措施后,小陈逐渐好转。
医疗队抵达武汉。
后来又有几名队员在工作中发生了因消毒剂过敏造成的咳嗽、哮喘等症状,黄文杰每次都能严谨分析、宽慰队员、化险为夷。
队员们说,“黄主任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他说没事就是没事”。
医院感染五科专家组组长,黄文杰坚持每天上午到病区查房,下午去参加联合会诊和病例讨论。
某天早上,黄文杰像往常一样带着医护人员去查房。他走到一名老年患者的床前,此时老人家正静静地睡觉,黄文杰欲将他叫醒问诊,这时却意外看见病床旁边的柜子上摆放着一封遗书。仔细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名患者担心自己年龄大了,可能过不了这一关,就在前一天晚上找护士借了纸和笔,将遗书早早地准备好。
知道事情原委后,黄文杰的眼睛湿润了。当天他抽空坐在老人床边,语气和缓地说:“老人家,您放心,我们的医护人员经验丰富,非常专业,您一定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回家和家人团聚的!”
黄文杰的话语改变了老人消极治疗的态度,随着治疗的深入,病情逐渐好转。患者们说,在病房里,看不到阳光,见不到雨水,连呼吸都是一种奢侈,但是温暖的话语就像阳光一样照进病房,照进了病人的心里,给大家送去了生的希望。
最喜欢的称呼是“老师”,最珍视的荣誉是“人民军医”
优秀的人,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好比黄文杰虽然离开湖南澧县多年,老家的米粉还是他的最爱;虽然荣誉等身,但他最喜欢的称呼还是“老师”。
“学生选择了你,等于把前途甚至命运都托付到你手中。带他们成长成材,是我的职责使命。”医院呼吸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黄文杰深知这声称谓分量很重。除了在“南总”工作的医务人员,黄文杰带过的学生,医院主任、副主任等骨干岗位。
黄文杰利用查房机会指导年轻医生。
医院奋战的那段时间,黄文杰利用查房的机会,对科室年轻医生进行面对面教学,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特别在平时,他会结合新冠肺炎的最新进展,把疾病的起因、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过程给大家作专题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与手把手帮带,他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整体诊治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
接受采访时,黄文杰告诉记者:“读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多病,你是有责任把知识传授下去的,让更多的人受益,这就是传承!”
多年的耕耘和奋斗,黄文杰荣誉等身,而他内心最珍视的是“人民军医”四个字。他经常对同事和战友说:“一声人民军医,就得一辈子为人民。”
年,“非典”暴发。为了解患者病情,总结治疗方法,黄文杰冒着被感染危险,在床边为患者检查咽喉情况,听肺部呼吸音变化,清理气管分泌物,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说:“离患者更近,掌握病情就更详细一些,治疗起来就更有针对性!”
成功救治患者后,身着防护服的黄文杰露出了笑容。
医院工作期间,年近花甲的黄文杰穿上防护服常感到胸闷气短,但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危急时刻,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一位确诊患者刚入院,病情就骤然加重,黄文杰立即联系ICU。不料转送途中患者心跳骤停,危急关头,他指挥医生紧急运送,经过一个小时抢救后,患者转危为安。
冒医院班车的黄文杰。
今年3月5日,医院的战“疫”老兵从上级首长手中接过奖章,火线荣立二等功。妻子李庆丽从电视新闻里发现,分别31天的丈夫变得又黑又瘦。询问后才知道,这一个月里,黄文杰瘦了近十斤。
4月8日,火神山医疗队奉命归建。战疫的70多天里,黄文杰所在病区共收治例患者,取得了“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零投诉率,零感染率”的骄人成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