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津渡/文随着沿江渝宜高铁前期工作的推进,鹤峰、五峰这两个常德石门的邻县因有机会设站而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来。在方言分区上面,常德地区方言又称作西南官话常鹤片,其中就包含了湖北石首以及湖北鹤峰的一部分,常鹤的鹤,指的正是鹤峰。(如果只在湖南省内谈,则称为常澧片,或者常澧官话)。我们把目光投向这片常德最西北部的大山深处,想探一探常澧方言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常鹤片方言一般来说大致包括常德,桃源,汉寿,安乡、临澧、津市、澧县、石门、慈利,湖北石首,鹤峰等地(也含双方言的南县县),属于以元代官话为基础,后又被明代早期的南京官话(当时普通话)所定型的一大类方言。常澧方言在慈利内部就有了边界。慈利西南部的阳和、金岩、溪口、甘堰、洞溪、许家坊已是另一番方言面貌。它们与常澧官话在声调上最大区别就在于常澧官话的阳平(第二声)是低升调,而慈利西南部却带有了向张家界方言过渡的特点,阳平变成降调。慈利话跟石门话是比较类似的两种方言,都颇具山区风味,标志特征就是他们的上声(第三声)带有山区的高降调特色,与常澧其他地域形成鲜明区别。当然,两者之间也有过渡,慈利话本身调子就比石门要高些,随着慈利归属张家界后,与石门调子高低的差距似乎有拉大趋势。我们说的石门话当然是分布最广的典型石门话,与慈利话有近似。而在石门境内子良,水田、太平街以北一线属坨水方言区,石门南边的蒙泉,白洋湖则是道水方言区,这两块都不似石门话常见的第三声高降调,而与澧县,临澧声调趋同,至于盘石,花籔原本是桃源之地划入石门,也因此讲桃源话。典型的石门话其实还是一种跨省方言,往石门西北山区继续前行。在鹤峰的五里坪,走马,五峰的湾潭仍能找到这种山区的淳朴口音。这一点,恐怕石门县南北镇的人民比较清楚。为什么石门话会跨省呢?我们先看下面这种西方传教士所画的明代湖广地图。当时石门,慈利都属澧州,不过我们还需要注意石门慈利境内还有两个土家卫所机构——添平和麻寮。添平所驻地就是现在的所街,石门境内大部分区域都属于添平所。麻寮所初驻现鹤峰五里坪大岩洞里,今人称为“麻王寨”。元代至大三年(公元年)以前,麻寮土司活动区域在今鹤峰县拦渡江以南的五里坪、走马坪和五峰县湾潭、大面里等地。这也是现在湖北省石门话大致分布的乡镇。后来,麻寮土司势力范围从南府、五里坪、六峰坪、大面里等地移至大岩关外走马、铁炉、梅坪等地,驻地改到了现鹤峰的走马,属慈利县十七都和十八都,大岩关成了容美土司与麻寮土司的分界线。清雍正期间,慈利所属这一区域划归湖北鹤峰,但方言早已定型,与鹤峰县城为代表的容美方言区别,也成为了源自元代的常澧方言的最外边界。整个石门,慈利的方言史其实也是土家人被汉语影响的历史。为什么大山阻隔仍能形成如此统一的方言?那是因为都是少数民族也好,汉族移民也好,军屯士兵也好,大家都一起学习了当时通用的官话。而官话在土家地区推进的时间仍有差异,随着时间不同,明代早期和明代中后期都有了差异,也因此在土家山区也形成了差距不那么大的方言边界。谢谢您的阅读!喜欢请点赞,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