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用脚步丈量湖湘大地,哪怕泥巴裹满了裤腿、汗水湿透了衣背也不言放弃;他们,用双眼注视着地质灾害隐患点,用责任乃至生命背负起“守土有责”的承诺;他们,是一群奋战在地质灾害防治一线的战士,用专业知识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即日起,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湖南红网开设专题“有那么一群人——湖南地质灾害防治群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灾防治一线的故事,看看这群最美的自然资源人……
人物名片:严汉林,澧县大堰垱镇自然资源所所长
严汉林和村干部一起调解纠纷,做群众思想工作
红网时刻记者黄刚澧县报道
和土地打交道的人,一般都是憨厚的、踏实的。
弹指一挥间,严汉林自年退伍到澧县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以来,已经度过了14个年头。
他一直在澧县边远山区工作,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使他养成了刻苦钻研、努力学习,踏实工作的好习惯,凭着对国土资源事业的热爱和不懈追求,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来,时刻有一颗敬畏之心,以一名老党员、合格军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当好排头兵,敢喊“跟我来,向我看齐”!展现了新时期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
深知守土有责,保护群众安危毫不动摇。
年至年期间,严汉林一直在基层乡镇所工作,澧县的西北边陲码头铺、甘溪、王家厂、大堰垱都有他的工作身影。
澧县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地理环境复杂,也是地质灾害的诱发区,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锻炼了他雷厉风行,遇事冷静、防微杜渐的工作理念。
“防灾减灾工作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严汉林深知守土有责,时刻把安全挂在嘴边。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年3月因连续强降雨,甘溪滩镇芦茅村曾家老湾四组出现两条纵横长约30-40米,裂缝宽度0.5-1.5米不等山体裂缝,紧急情况之下,保证人民群众居住的安全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情况,动员转移及保护人员安全。
为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手材料,严汉林把办公地点搬到地灾现场,走访调查了解听取情况,加强监测。为进一步摸清地裂的原因和危害程度,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付出,最终采取避让搬迁解决安全隐患,在他的艰辛劝说和努力下进行了搬迁。
“虽然当时群众有不理解,冷嘲热讽,但是现在等待我们的却是热情、热爱、暖心的关爱问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严汉林用踏实的作风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爱戴。
地灾防控工作无小事,建立强有力的防控网格化体系是迫切需要,为把基层地灾防治工作做扎实,严汉林深知自己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必须以基层干部带动群众拧成一股绳,群测群防形成合力,普及宣传学习防灾知识,把预防为主的工作落到实处。
他还组建了群测群防到镇、村、组的网格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