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数”说交通系列报道之八:常德公路治超工作全省领先
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被称为“公路第一杀手”,公路治超工作则被戏称为“天下第二大难事”。曾经,常德公路治超工作也一度陷入低谷:年上半年,常德因治超工作在全省排名垫底,市领导受到批评约谈;年,澧县政府因治超不力被停拨公路建设资金数千万元,常德交通建设项目也因此被限报限批达半年之久。
面对严峻形势,年5月底,市治超办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密集开展暗访、督导10余次,精准掌握治超工作难以真正抓到位的主要原因,直面现实,迎难而上,全力出击。
3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对公路治超工作的重视超历史,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乃至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都把治超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年以来全市80%以上的区县(市)、管理区负责人亲自调度、部署、督导过治超工作。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把治超工作作为公路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市治超办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有序指导各地开展各类整治行动。抓治超就是保卫交通建设成果,就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成为了共识。
市政府将治超工作作为政府主要工程之一,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考评、市对县道路交通安全考核、对治超成员单位绩效考核,同时将重点涉超源头企业纳入安全生产重点监管范畴,按照省政府“一单四制”要求从严监管。年5月以来,全市共约谈涉超源头企业负责人人次,责令停产整顿企业50家,限电、限供火工产品18家,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年,常德对年初制定的《区县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考核评分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在省治超办规定的34条基础上完善细化到68条,并以此为蓝本,形成规范性文件,作为长期督导考核的依据。
公正评比,严肃问责,是促进治超工作全面落实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常德治超工作按季度进行督查、考核、排名,结果在《常德日报》一版醒目位置公布得分和名次,同时公布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名单。为强化问责力度,考核结果还实行“四个挂钩”,即与治超工作目标考核挂钩、与交通目标考核挂钩、与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挂钩、与公路养护奖补资金挂钩。
市治超办起草了《常德市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办法(送审稿)》,除约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方式外,还包括新闻媒体曝光、限拨交通建设资金和公路养护转移支付资金、交通公路项目限报限批等措施。对每季度治超工作排名最后的区县(市)、管理区负责人进行约谈,对一年内两次被约谈的区县(市)、管理区负责人,年终考评为不合格岗,区县(市)、管理区向市政府作出书面检讨。
不遮掩,敢揭短,奖惩分明,严肃问责,治超机制进一步健全,形成了威慑。而全市一盘棋,公正公平评比,更有效促进了常德治超的常态化有序化。
近年来,常德突出科技治超,全市所有重点涉超源头均已安装计重监控,已建成22套不停车检测系统,11个县市区(管理区)启动了治超非现场执法,全市依托不停车检测系统累计处理超限车辆台次。常德经验及做法得到省交通运输厅、省治超办等部门的高度肯定,先后有广西自治区、重庆市和本省9个市州25个区县治超办同仁来常德学习非现场执法经验。
通过整治,全市治超达到“五无”:无非法改拼装车辆、无非法超限运输车辆、无非法配载企业和货运源头、无非法冲闯关现象、无公路“三乱”现象,真正形成了公路治超工作的常德模式,在全省多次治超工作考核中排名前列。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胡秋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