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叶竹
5月18日,在湖南长沙隆平小镇稻田里、常德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永州道县玉蟾岩遗址,由袁隆平填词的《我有一个梦》同时唱响。来自湖南农业大学、永州道县谷源学校、常德澧县弘毅学校的师生用演奏、合唱纪念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
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时隔一年,在世界稻种文化的起源点、世界稻作农业的兴起地、袁隆平院士“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愿望的起点,我们用一首歌,一场稻田里的特殊音乐会,寄托思念,表达对袁隆平的敬意。
巨星虽逝,精神永存,那些未完成的梦想将传到一代代青少年手中。
(谷源学校学生在玉蟾岩合唱。受访者供图)
在“万年稻种”发现地寻梦
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在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天下谷源”。
5月18日,来自道县谷源学校的10余名小学生在这里,拉动手中的小提琴,童音响起,带着泥土、稻谷的芬香,《我有一个梦》飘然入耳。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歌词。练习曲子的时候,我脑海中就会浮现袁爷爷在稻田中的情形。”11岁的陈冉是谷源学校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她心中,袁隆平爷爷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为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值得我们新一代青少年学习”。陈冉有些骄傲地表示,“这里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发源地,很荣幸能在这里演奏袁爷爷填词的歌曲,表达对他的思念。”
“我们学校的每个学生都知道袁爷爷的故事,懂得节约粮食。这次不仅有学生在玉蟾岩演奏,在学校里还有几十人合唱,通过音乐会活动,让学生理解袁老的精神,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节约、崇尚科学的品质。”谷源学校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曾题字的学校,校长周雪林介绍,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农耕文化的认识,学校借鉴24节气开辟了24块地,开展农耕文化教育。
经测定,玉蟾岩发现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万年-1.8万年,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这也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地点及水稻演化历史的难得实物资料。这一考古发现,证明了早在上古时代,湖南就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发源地。
在最深层的历史河床上,在孩子们满怀深情的演绎中,湖湘万年古水稻与堪称“东方魔稻”的现代杂交水稻,跨越时空亲密牵手。
“世界最早水稻田”扬花吐穗
同一时间,常德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来自常德澧县弘毅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一同用小提琴演绎《我有一个梦》。
“袁爷爷将自己的梦想比作一粒种子,他对梦想的追求,对工作的热爱,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裴浩敏是该校五年级学生。上世纪30年代,袁隆平曾在弘毅学校求学,作为校友,她感到特别自豪。
“考古学家曾在城头山发现了灌溉设施完备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袁爷爷也曾到过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带着对袁隆平爷爷的崇拜和思念,裴浩敏在演奏前花了很多功夫练习,“袁隆平爷爷已经离去,他将接力棒传递到了新时代的青少年手中。我们应该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带着他对杂交水稻的期望,发奋学习,坚持不懈。”
“袁隆平院士用毕生心血为人口大国带来了粮食安全,也为世界安宁打开了一扇大门。”弘毅学校校长赵玲表示,“这次我们用音乐,用艺术的形式来深切缅怀这位与我们澧县弘毅学校结下不解之缘的‘当代神农’。同时,我们也应该深深懂得,世间哪有岁月静好,而是有人在负重奋进。”
城头山遗址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极丰富的古城址,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了灌溉设施完备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约年前)。城头山古水稻田的发现,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古文明的发展高度,对研究长江流域文明因素的形成、世界稻作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并驳斥了“中国水稻是由南亚传来的”这一传统观点,足以证明湖南稻作的历史深远而厚重。年9月22日,袁隆平院士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等共同发布《城头山共识》,高度评价以城头山为代表的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为国际社会理解全球多元化和多样性文明进程提供了蓝图”。
(湖南农业大学学生演奏《我有一个梦》。刘丰摄)
科研试验基地“播种”希望
“隆隆隆……”18日下午,在长沙隆平小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科研试验基地的稻田里,机械声声作响。袁隆平铜像面对稻田而立,似乎老人从未离开。
湖南农业大学大一学生左林蓁带着小提琴来到稻田旁,在铜像下深鞠一躬。“袁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是我们学校的名誉校长,也是我的偶像。除了思念,对袁爷爷还有深深的敬意。”学了14年小提琴,这位18岁的新疆姑娘为了这次演奏练习了很久,每个音符记在了脑海中。
“去年5月22日,在我即将要高考时,袁爷爷去世的消息传来。我买了一束花,放在了稻田中。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因为袁爷爷是湖南农业大学的名誉院长,我选择了填报这所学校,最终如愿以偿。”
“袁爷爷很喜欢小提琴,也曾经在田里练习小提琴。我们来这里演奏,除了寄托对他的思念,更是切身体会到了他的工作环境。”在练习和演奏这首曲子时,左林蓁更加体会到袁隆平对杂交水稻、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奉献。
“‘我有着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我对袁爷爷填词歌曲中的这句话感触特别深。”左林蓁和湖南农大艺术团乐器队的队友何佳茜站在田埂上,拉出了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
湖南是稻作文化“富矿”,袁隆平院士在这里工作多年,是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双聘院士、作物学博士生导师,曾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寄语步入农大校园的青年们,希望与之共勉,共同实现追求水稻高产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想”。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