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本网讯岁岁弦歌不辍,朝朝薪火相继。常德市澧县职业中专学校自建校以来,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紧紧围绕泛洞庭湖区制造产业,依托行业企业,深度融入地方经济产业链,通过改革求发展,突破了农村中职学校专业水平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招生难的瓶颈,增强了职业教育吸引力。年建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后,特色办学的劲头不放松,步子不放慢,年成功创建为享誉三湘的“湖南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年成功创建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近年来,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推行“核心专业+专业群”的办学模式,改革四大专业群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校企共建、共享、共担、共赢”的专业建设方式,引领学校步入现代职教发展的快车道。
品牌效应在预录中三年破千
在澧县,居然有这样一所职业学校:面对其它市州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规模日渐减少的现状,一个只有名初中毕业生的农村县,报考这所学校第一、二志愿的考生居然有人之多,而招生计划只有多人,以致每到招生季节,该校校长不得不东躲西藏,手机也要关机,以防亲戚朋友“走后门”。
6月21日,记者一行慕名来到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招生办采访,只见学生、家长人来人往,报名咨询的电话接二连三地响个不停。据招生办负责人介绍,今天是该校开始预录中考第一志愿考生的首日,县内外的新生纷至沓来,真是应接不暇!该校今年秋季计划招生人,当天注册预录的就有人,这是该校连续3年预录新生首日突破千人关。
“老师,这个专业多少分能报考?”“这个专业将来包分配吗,孩子好就业吗?”在预录报名现场,记者看到,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新生报名十分踊跃。该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我校是湖南省的老牌职业名校,去年又并入了我县的技工、教师进修等2所学校,规模越办越大,社会声誉好,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今天光招生简章就分发了多份。”该校校长曾斌面露喜色。
据了解,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教育先进集体”,既是全国所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一,也是湖南省规模最大、质量最高、条件最好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近几年来,该校坚持“高考与就业两轮驱动”,实施“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工程,每到3、4月间,该校就业处的电话被打爆,每年人左右的就业学生根本供不应求,不仅是订单班学生,所有毕业生都被一抢而空,还有的被推荐到国外去就业。该校对口升学在全省也名列前茅,每年大约有名左右的学生被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等省内优秀本科院校录取,同时有名左右的学生被高职专科院校录取。
“计算机专业预录人,建筑专业预录60人,数控、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这几个专业分别预录50人……”曾斌校长盘点着手中的招生计划,喜忧参半。他说,数控、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交通、计算机、建筑等一批紧俏专业由于应用性较强,尤其受家长和学生欢迎,无奈招生计划有限,不得不提前开启关闭模式。
“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直接联系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它可以把人力资源、智力优势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直接生产经济价值。如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曾斌坦言,澧县的职教形势一年一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观念也在逐渐改变。随着“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的逐渐形成,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近几年来,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确立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办学风格,遵循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面向本地支柱产业,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等实用技能型人才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为学校题词。
特色专业在竞争中凸显优势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开办的专业很有特色,比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办这个专业的职业学校,在常德市仅此一家。该专业骨干教师杨金云是常德市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技能实训经验丰富,被誉为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金牌指导教师。年7月,他指导学生毛成龙、龚智国在夺得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的基础上,代表湖南省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举夺得中职建筑专业CAD赛项二等奖。不仅如此,机电专业全国职教名师周乾静、数控专业市级技能大师赵勇等一批名师,他们还有在大企业长期挂职的实践经历,这些理论上造诣深、实践上经验丰富的老师所带出来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再比如工业机器人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海员海乘方向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这些专业都是新兴专业,就业市场人才紧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校长曾斌向记者介绍。
“我校早在三年前就与福建省泉州东升船务有限公司合作,在常德市中职学校中率先开办‘海员海乘方向’专业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建设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今年6月,我省首个中职“国际海员培训基地”落户我校。目前,在县级中职学校设立‘国际海员培训基地’,这在湖南省内尚属首例。”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大力发展特色专业教育,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办学理念,不断拓展与创新,突出专业建设特色,赢得了就业市场和社会的认可。该校紧贴市场的需求和发展,通过“改造老专业,开发新专业,建设‘拳头’专业”,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使各专业形成了“宽基础、活模块”的特色,更好地适应了市场的变化与需求。
加强专业服务,搭建技术平台。为了助推湘西北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该校着力加强对接地方产业的机电、汽车、服装、现代种养等专业建设,为区域发展机械制造、服装服饰、农业种养等产业服务。同时,该校还采取校企联盟、引企入校开办“校中厂”、校企一体化等专业建设模式,先后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成了5个生产实训一体化项目教室、3个生产性实训车间、1个机加工研究所。建成了汽车装配、检修项目教室3个和1个4S店,实现了汽车装配、维修实训项目一体化,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搭建了平台。
实现校企合作,开启发展征程。三年间,该校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师生与企业共同研发水工机械产品获专利5项。研发的大型沟渠阀门材料结构及制造工艺,远销省内外,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师生研制的“可测任意凸多边形边长的游标卡尺”,被多个企业生产投放市场。汽车专业师生为大盛汽车研发汽车节能零排放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学校为社会车辆提供免费服务,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校企合作使重点专业实力明显增强。年机电专业群立项为省“十三五”示范特色专业群,汽车专业立项为省“十三五”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在重点专业的示范带动下,该校已形成重点专业与传统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共同发展的态势,开启了农村中职学校迈向卓越发展的先进行列。
机电专业学生实训。
特长培养在活动中立德树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澧县职业中专学校实施“特长育人”工程,通过“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形成突出的育人特色。
据校长曾斌介绍,该校将“管理企业化、教学职场化”的企业理念与德育活动化深度融合,广大中职学生视野不断拓宽,参与社团的热情日益高涨,全校27个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参与人员达到多人,占学生总数的76%。学生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分享办学思想、展示办学成果、提升办学水平,搭建起多元文化舞台,成为学校打造卓越文化品牌的亮丽窗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在学校机电实训中心的一间教室里,经典诵读社团指导老师李华云正带着学生们抑扬顿挫地诵读国学经典《三字经》。他告诉记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经典诵读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相融合,就必须想法设法引起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才会去读、去深思、去熟虑。当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而然会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相融合。”李华云老师的脸上写满自信的笑容。
“(合唱)清澈澈的澧水哟,日夜向东流∕城头山的儿女哟,赶上了好年头∕不唱那流行歌哟,也不跳那时尚舞∕唱一曲澧州大鼓哟,竞呀竞风流∕(内白)妈妈:好喜,好喜哟,哈哈……∕(唱)清早喜鹊喳喳叫,满怀欣喜等佳报∕中考已过填志愿,名校争抢多自豪……”这是澧州大鼓社团《填志愿》中的精彩选段。澧州大鼓又名湘北大鼓,是荆楚祭祀文化中的一种说唱表演艺术,曲调多来自澧水流域的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道具为一面大鼓,通常为堂鼓,蒙牛皮、木质框架、配鼓棰一副,尾部常系红布或丝绸,演奏时敲击鼓面、鼓边,发出不同音色。年2月,该校启动“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工程,将民间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以期“润物无声、育人无形”。这些年来,“澧州大鼓”“舞龙舞狮”“澧州荆河戏”“澧州皮影戏”等一批以传承地方民间艺术为己任的学生社团先后组建,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渐成新常态,在湘北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近年来,该校还进一步明确“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加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力度,还组建起多样化、知识化、特色化的学生技能社团13个,参与学生面达到80%以上,促使学生在提升技能素养中主动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技能。多彩的社团活动让良好的德育氛围始终萦绕在学生身边,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自觉养成善美求真、精益求精的匠心。
航空票务专业学生实训。
创新发展在优化中彰显卓越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校长曾斌制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办学靠市场,管理靠改革,生存靠质量”的办学理念,坚持“创新发展”的战略是澧县职业中专学校的一大亮点。
专业调整,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该校跟着产业走,从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等方面服务、支撑、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年,该校通过“改造老专业,开发新专业,建设‘拳头’专业”,以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业为重点,增设了数控、汽修、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航空票务等新专业,分别对接常德地方产业、“湖南制造”等20多个岗位。该校开设16个专业,覆盖了常德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以及重点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以应用工科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专业结构,重点专业与传统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共同发展的态势。
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曾斌认为,职业教育侧重“职业”元素,必须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只有进行校企深度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才能为企业、行业培养更多好用的、留得住的后备力量。他以办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走“开放办学、校企联姻”之路,坚持产教结合,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引进城头山水工机械厂入校,共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成了3个生产性实训车间、1个机加工研究所,实现了融“产、学、研”于一体的办学新格局。与诗丹奴服装公司合作,共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公司投入多万元将生产线引进学校,开办兰江服装厂,为学生掌握先进的服装设计技术搭建了实训平台。与广州凌凯集团合作,建成汽车4S店1个,为教工车辆提供免费服务,每年保养维护作业多起,排除汽车故障多起。
匠心铸魂技能逐梦。该校实施“竞赛育人”工程,以竞赛形式推动活动育人,将技能抽考、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全国“文明风采”竞赛纳入德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建设内容中,使之成为展示师生良好精神风貌和综合素养的重要舞台。年、年、年,该校机电、计算机、服装等专业参加常德市技能抽考,综合指标领跑全市,其合格率、优秀率综合排名连续三年位居全市首位。年,全校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赛奖牌共27块;年,该校有18人次获得市级奖励,6人获得省级一等奖、9人获得省级二、三等奖,10人获得国家级奖,以绝对优势位居全市第一及全省前列。-年,在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明风采”竞赛活动中,该校选派参赛团队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学校奖,赛绩综合排名全市第一。
职教奇葩吐芳蕊,异彩纷呈入目来。从“示范”走向“卓越”,澧县职业中专学校这株根植于湘西北的职教奇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曾斌和他的团队以其精湛、严谨、专注、坚守的工匠精神,培植满园桃李芬芳。在传承与创新中,每年以数千万元的投入提质改造,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正向“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澧水流域第一所高职院校”的目标阔步迈进。(通讯员刘清炎李仁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