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文青’了吗?”
大学时,我学的是建筑工程。当我选择新闻行业时,我的父亲忧心忡忡。他问我:“不转行,你画出的图纸会成为高楼大厦,但搞新闻讲述别人的故事对你真有意义吗?更何况,你是一个外行!”
那时的我,其实不知如何作答……
放下丁字尺,“触网”搞新闻,是红网给了我这份机遇。当编辑,做记者,我送别过抗冰烈士,体验过抗疫的隔离区,从地下米的煤矿深处,到神八飞船的开舱现场,从十八大代表的驻地,到大山深处的孤老家中……跟着红网走过了15年,在这路上和路上的故事里,我一点点找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
我想讲的是,路上的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一名矿工和他带来的“求生之路”。
这名矿工叫做刘胜利,在年10月29日发生的衡阳霞流冲煤矿重大瓦斯事故中,他是井下深处30名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事故发生后,只有刘胜利及时戴上了自救器,然后躲进避灾洞室。找到通风方向后,他从井下米处往上爬了多米,历时3个多小时,自己走出了矿井。
事故发生后第四天,我在ICU病房里见到了醒过来的刘胜利。他告诉我,事故发生时,他“看着前面的兄弟,一个个带着自救面具倒下……”,带班下井的矿领导唐春云戴上了自救器,但没吸进去也倒下了。还有瓦检员彭铁桥,没打开自救器,“就像慢镜头一样倒下去了”。尽管靠着国家专项资金,这家煤矿已把自救器配发到个人,但大多数矿工都不会用。
于是,我搭车20公里重返霞流冲煤矿,找到和试戴了遇难矿工留下的自救器,请专人掐表计时。抠下胶套、打开铁盒、吹开气囊再戴上面罩,在摆弄了一个下午后,我戴上自救器的最快纪录是2分25秒。而在井下发生事故时,高浓度的瓦斯可以在一分钟之内熏倒一名壮汉。
这次最快纪录用的就是遇难瓦检员彭铁桥的自救器,盒子上还写着他的名字,可惜事故发生时他连自救器盒盖都没能打开就倒下了。矿上的劳资科长谢科长解释,自救器是一次性的,尽管是政府出钱,但矿上“为了节约器材”,从没有组织矿工演练过。
那怎么培训呢?看光碟、读说明书,谢科长说,“就和你刚才一样”。还有很多矿工嫌麻烦,下井不带自救器。我震惊了,不敢想象,从未戴上过自救器的矿工,在井下发生事故时,怎么用一分钟的时间,戴上自救器。
放下那些自救器后,我觉得嘴里总有一股油腻腻的臭味。同行的司机说,要么是制氧药剂变质了,要么就是“死者的怨念”。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喝了白酒,用来漱口,然后写稿。稿子的标题是《自救矿工刘胜利:我看着前面的兄弟带着自救器倒下》。并非为了耸人听闻,我觉得必须引起舆论重视,呼吁煤矿将自救器真正用起来。不然再遇到井下事故,这些戴不上的自救器,会继续凝结“死者的怨念”。
其实刘胜利的故事,我的稿子比很多媒体的报道都晚。但因为戴不上自救器的这个细节,我发稿当晚全国各大网络媒体就转载了。回到长沙后,我在网上看到了不少网络评论,呼吁让自救器真正戴上去。
几个月后,事故调查组的报告支持了我的结论。湖南煤监局的同志告诉我,现在这些小煤矿开始取出封存的自救器,打开充作教学器材,要求每名矿工反复练习佩戴,并掐表计时、随时抽检。
在那半年的湖南煤矿隐患百日攻坚中,我跟着湖南煤监局跑遍了娄邵、湘南近百座高瓦斯的小煤矿。在耒阳,我看到高瓦斯的煤矿井口布满香灰,矿主振振有词“不烧香是对矿工的不负责”;在涟源,也是高瓦斯煤矿,瓦斯监控员对着检测系统一问三不知,连鼠标都找不到……就这样,我白天爬山下矿,晚上写稿发稿,将这些普通人看不到的煤矿隐患,第一时间展现在公众眼前。记得当时带队的湖南煤监局执法监督处长刘衢立很高兴地对我说:“小老弟,网络真好,我们还没回去,北京总局都知道了矿长烧香的故事,马上就会有批示。”
这是第一次,我真正找到了记者的自信:一张图纸可以变成一栋大楼,但作为记者,我所走过的路,路上发现的那些故事与问题,可以带来改变,甚至能拯救一些人的生命。
第二个故事是一位老人的开山之路,也发生在一座煤山上。这是一则关于坚守的故事。
年1月,我路过冷水江金竹山镇,听到有人说山上的老刘头又在花冤枉钱了,请了八九个老人家挖土,加他自己就五百岁了,搞了个“开山老年队”。
老刘头叫刘福清,村里人说他是一名矿老板的父亲,却比当老板的儿子“更会花钱”。金竹山是一处老煤矿,已开采了一百多年,现在“地底挖空了,存不住水”。刘福清的村里早就种不了田,只能“种人”——把孩子养大了送出去打工。为了留住年轻人,就得在山上搞点产业出来,从年起,刘福清承包山上的荒地,从山下挑土送水上山,在荒山上开辟出果园,这一干就是11年。
我遇到刘福清时,他已经60岁了,带着人每天从山下运土运肥。为了在煤山上种活一株葡萄,至少要从山下挑七八十斤肥沃土壤垫在坑底。而且,要挑上山的不只是耕土,水、农用物资甚至水泥砖石,样样都得从11公里的山下运来。
开荒要很多年才能见到收益,邻人和刘福清当老板的大儿子都劝他,嫌山上冷清就下来住好了,煤山的荒废真不是一个老人管得了的事。
“能写写我吗?”老人很认真地问我。他希望讲出他的故事,靠着外界的肯定来打消身边人的疑虑。于是我跟着刘福清爬了三天的山,从山下用三轮车运土运肥,再用扁担和推车运上更高处的开出的葡萄地里。陪着他去看村里人走后荒掉长草的房子,听他算账,听他描述金竹山上未来的果园。
下山后,我写了一篇《娄底“愚公”想为家乡留点田十年担土上山开荒》发布于红网,并被各大网媒转载。不仅是山下,整个网络上都知道了娄底冷水江有一个十年开荒的倔老头刘福清。一年后,刘福清的故事被选入《一百人的中国梦》,与袁隆平的故事一起结集出版向全国发行。刘福清打来电话告诉我,大儿子再也没劝他下山了,刚毕业的小儿子和村里好几户都跟着干了起来。大家说,这是第一次看到家乡有了除矿难事故之外的大报道。
现在金竹山上,黑煤渣和矸石堆还在,但老刘种下的葡萄、柑橘和油茶等千亩果林已渐渐成形。刘福清说,再过几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就可以回来“靠山吃山”了。
这样的美好和坚守,我还遇到过很多,譬如为了一株油菜奋斗了30年的澧县农民沈昌健父子,在山上守林29年的宜章老人刘真茂……当然,他们的坚守并不为扬名,但是我相信,不管路途多么艰辛,找到他们,将他们的梦想与坚守大声说出来,是我们作为时代记录者的职责。
第三个故事是我走过最长的一段路,多天,多公里。这一组报道叫《书记去哪儿》。
年2月起,红网启动了《书记去哪儿》大型纪实报道。这是国内首档大型网络新闻纪实系列报道节目,采用图文报道、新闻纪实片、专题和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