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金鱼岭街道大关山村村民龚鹏在村部”刷脸“办理所需手续。
开栏的话: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更关乎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影响着社会大局稳定。近年来,湖南的一些乡村先后开展了乡村善治的探索,取得了一些非常可观的成效和值得肯定的经验。红网时刻特开设《善治乡村·聚力振兴》专栏,集中推介这些好经验、好做法,为湖南乡村振兴助力。
红网时刻记者王义正常德市报道
常德,古称“武陵”“朗州”,位于湖南北部,洞庭湖西侧,是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供给基地。截至年底,常德市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常德产业布局更加完善优化,但农业发展始终被常德放在了重要位置,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持续加快,尤其是在乡村治理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积累了大量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石门县夹山镇杨坪社区处处可见“格言”。
石门县夹山镇杨坪社区:以“格言治家”引领,以“两联两包”推进
走进石门县夹山镇杨坪社区,郁郁葱葱的山林和整齐划一的村居融为一体。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杨坪社区因地制宜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明确社区干部对联片区的领导和监督责任,精细化的管理让这里实现了生活垃圾闭环管理,全年生活垃圾减少量达到30%以上。
而能够使当地取得如此成效,离不开两个方面,以“格言治家”为引领和以“两联两包”模式为抓手。
“无论是农户的思想状态,还是居住环境、产业发展、农民的收入,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杨坪社区一组居民陶文平说,随着“格言治家”和“两联两包”的全面推开,当地无论是事还是人都在不断向好发展,杨坪社区只是一个缩影。
自年以来,夹山镇创造性地开展“格言治家”活动,搜集整理编制了字的《夹山治家格言》,送到全镇的每个农户家中,以格言正家风、以家风正民风、以民风正社风,对促进乡风文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榜单激励、档案监督”等方式,弘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来促进民风、社风、作风的持续好转。
石门县夹山镇党委书记张雄风说:“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以‘两联两包’村级治理模式为抓手,通过格言治家的软熏陶和文明档案的硬约束,在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基本形成了格言治家、档案管家、文明兴家的良好氛围。”
杨坪社区的家庭文明档案。
近年来,石门县创新探索的“两联两包”村级治理模式,包联基础夯实、体系建设完善,破解了石门山区地广人稀所带来的管理难题和“干部带头干、群众旁边看”的治理困境,坚持群众为主体,把村民凝聚起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商量着办,促进了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多方面建设,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总的来说,我县的乡村治理就通过‘两联两包’村级治理模式来推动实施的,我们具体做法是细分治理单元,配强治理力量,坚持‘五个融合’,建立了‘六项制度’,落实了七项促进制度。”石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安凯说。
澧县大堰垱镇九旺村:“四色模式”推进乡村治理
“团结一心搞建设,一年更比一年旺。”每逢重要节日,澧县大堰垱镇九旺村村部广场上,诵唱声就会伴随着鼓点响起,将村规民约《九旺歌》送往四面八方,送进村民心里。
九旺村是常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近年来,该村通过“四色模式”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清理面源污染,同时强化办点示范作用,着力环境提质,内外兼修,将九旺村打造成宜居、怡人、风景秀丽的美丽乡村。
澧县九旺村的村民广场。
“通过乡村治理,我们九旺村最大的变化就是环境,现在走到哪里都是焕然一新的景象。”澧县大堰垱镇九旺村党员杨述财说。
值得一提的是,九旺村通过“四色模式”推进乡村治理,在完善村规民约、传承家规家训、人情整风整治、推进殡葬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让村民们从思想观念上完成了蜕变,形成了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九旺村一户村民家门口的家规家训。
九旺村村支书严芳介绍,“‘蓝色治理’是通过村规民约的蓝皮书规范村民的言行,让村民办事有规可循,让干部办事有(法)章可依;‘红色治理’是指家规家训‘红规矩’,号召全体村民重礼仪,讲道德,比奉献;‘绿色治理’主要通过移风易俗绿生态,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白色治理’是提倡殡葬改革,倡导文明殡葬,节约土地,改善人居环境。”
幼时因事故致腿残的熊秋俊,原先靠“五保”维持生活。“现在村里移风易俗,不兴办酒不让赌博,大家都忙着搞生产、搞创业,我也不能落下。”他主动申请退出“五保户”,在村干部支持下,承包了近80亩地种葡萄、30亩地种甘蔗。
熊秋俊的故事在大堰垱镇并不鲜见,一项好制度让村民们在思想深处发生(概念)转变,引导大家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进发。
“大堰垱镇党委根据各个村社的实际,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做到精准施策,一村一规。”澧县大堰垱镇党委副书记夏飞说。
津市市金鱼岭街道大关山村: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太方便了,不但‘零资料’还能当场办结。”近日,津市市金鱼岭街道大关山村村民龚鹏需要办理一份手续,结果“足不出村”就完成了办理,让他直呼方便。
近年来,津市以优化群众服务为导向,以完善乡村治理为目标,坚持“事项一次下沉、流程一优到底、信息一库认证、身份一脸识别、办事一图索引、保障一步到位”,全域梳理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下沉村(社区)。
津市市大关山村服务中心。
“以前老百姓要到镇上甚至市里各个部门才能办的事,现在在村部就能一次办完。”津市市金鱼岭街道大关山村村支书张传炎介绍,以前办理低保,至少要半年,现在只要6天就可以出结果。而且村民们办事什么资料都不用带,就带“一张脸”就可以了,“刷脸”就能当场办结。
年,津市市在湖南省率先实现“刷脸办”,年率先实现老年优待证、就业创业证等42个民生事项清单“秒批”“即办”,年、年分别荣获常德市、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现在变化还是很大的,环境越来越好。”对于越过越“有味”的日子,大关山村一组村民张才群可谓是感受很深。
早年,她的家庭突遭变故,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的帮扶下,在乡村善治的引导下,生活渐渐回到正轨,日子也越来越甜。
“这些年,我们一直以优化群众服务为导向,服务乡村治理为目标,全域梳理便民服务清单,全力推动便民服务下沉到村社区。”金鱼岭街道人大联工委主任王毅表示。
相关报道:
善治乡村·聚力振兴丨零陵区悟山里村: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气质”和“颜值”双提升
善治乡村·聚力振兴丨宁远县西湾村:法润民心,千年古村焕新颜
善治乡村·聚力振兴丨宜章县东源村:网格化+户积分,让乡村治理“活”起来
善治乡村·聚力振兴丨临武县龙归坪村:“三级三化三治”破解基层治理“老大难”问题
善治乡村·聚力振兴丨望城区静慎村:党建引领,“九贤”治村
善治乡村·聚力振兴丨沅江市三眼塘村: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善治乡村“范儿”
善治乡村·聚力振兴丨蓝山县毛俊村:从“失控村”到“明星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