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标题是不是有疑问,荆州不是湖北的吗?我老家明明在澧县,是湖南的,怎么成了“荆州地区南部”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那是青少年时代的记忆,因为经常听广播发布天气预报,打开收音机很容易就调到荆州人民广播电台的频率,信号很清晰,播送天气预报时总是预告“荆州地区南部多云转晴……”的气象信息,而我们也总是参考荆州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以便安排农事,预防和应对异常天气情况发生,而且农民都说“荆州台的天气预报很准”,比澧县台预报的要准,何况澧县电台的信号差,经常收不到,即便收到了,也是不准确,还给澧县气象台取了个外号叫“澧县猜报台”,意思是澧县气象预报是靠“猜”的,所以只要有气象信息发布,老家一带地区习惯对标荆州台广播的“荆州地区南部”天气预报。

老家宜万乡与湖北荆州地区松滋县交界,从地理位置来看,与湖北连成一片,离澧县城市较远。从区位因素及水利资源来看,宜万乡地势偏高,比澧阳平原地势高,属丘陵地带,干旱年份缺水,灌溉用水只能依靠湖北,引大岩咀洈水水库灌区工程,修渠灌溉,以解旱情。那是人民公社时期,社员们大兴水利,冬修水库,修渠道,一到夏旱季节,便开闸放水,几十里水路灌溉上万亩稻田庄稼。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湖北的水源,主要是洈水水库和山门水库,可谓北水南调,引鄂入湘,除了宜万,还有盐井、界岭等乡镇也有引水工程。去年水电站副站长李先荣还说,那时候在炎热的夏天,渠水都是清凉清凉的。

听老辈的人讲,大兴水利时代,洈水灌溉区的民工还跨省到湖北做出门工作——就是搞水利工,主要涉及宜万盐井等灌区群众。不仅如此,还有湖南民工无偿支援过湖北著名的荆江分洪工程大会战,出钱出力大干快上,结下了深厚的湘鄂民间友谊和革命情谊,印证了“两湖”历史上同属楚文化之渊源流长。正因如此,北水南调才顺利推进和实施,这需要湘鄂两省高层及相邻两地的政府部门形成协调机制来共同完成。

有了这样一份情谊,宜万盐井界岭等乡镇一带的人自然对湖北荆州地区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感,不仅喜欢湖北的高粱酒,还把湖北的鱼糕鱼丸也接收过来,更有湘鄂两地男女青年恋爱联姻,传承带有湖北腔调的澧北话——有历史考证李自成兵败后携带大量北方来的军民,甚至还有北京皇城被裹挟来的明朝宫女,他们这些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南腔北调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澧县语系中的宜万盐井方言。

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宜万盐井地区人民对湖北荆州地区的情感认同日益显现,于是习惯接受“荆州地区南部”的文化归属,也习惯收听荆州台的气象预报广播,相信荆州台的天气预报很准。而且有意思的是,荆州人民广播电台在发布气象预报时,似乎特意收集了澧县宜万盐井一带地区的天气信息,且特意用“荆州地区南部”地域概念来发布,这更像是一种默契。

那时候还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即便有了电视,人们还习惯收听广播。记得我入职澧县广播电视台当记者后,睡觉时还打开收音机,收听荆州人民广播电台的点歌节目,医院的医生小夏打电话进节目,与主持人交流,还留下了她的电话号码。节目结束后我第一时间就打电话找她联系,空中结缘,我们成了朋友。小夏老家是复兴厂的,也喜欢收听荆州台广播,她还去荆州人民广播电台参加过听众联谊活动,回来后与我分享,看她很开心的样子。

这也说明不仅宜万盐井界岭一带有着“荆州地区南部”情怀,与湖北交界的雷公塔、复兴厂等乡镇一带也有“荆州地区南部”情怀。

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后来由于澧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与县城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也由于分田单干后丘陵地区水稻播种面积总量逐渐减少,对水利灌溉的依存度不高;加上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各种信息包括天气预报信息的方式呈现多载体多渠道,也就逐渐淡忘了“荆州地区南部”的概念。人们通往县城,开始听到了澧县广播电台的声音,看到了互联网有关澧县的各种信息,玩起了自媒体短视频,网上购物、交友……

如今,宜万盐井等地人民与澧县的政治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县域社会文化归属更为明显。那个曾经的“荆州地区南部多云转晴……”的声音成了遥远的记忆。

作者文翊,书名文学力,资深媒体人,网络作家,专注于酒文化研究与实践

(佳池好运文案社供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