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土生土长的县委书记(之一)
图文/龚道育
出生于澧县中武乡双堰村的陈彰嘉,在澧县读过小学、中学,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年临毕业时,被选调到湖南省社会主义建设学院学习,两个月后分配到澧县县委办公室工作。此后二十年,陈彰嘉在澧县农村学习实践,学习,逐步展露才华,成为澧县土生土长的县委书记。
陈彰嘉同志是年11月份分配到澧县县委办公室工作的。同时被分配到澧县的还有赵德明、黄振球、李仕安、汤明龙、郭协礼、李文耀等。陈彰嘉初参加工作,人很谦虛,时不时拜县委办“笔杆子”刘士永同志为师,请教写文字材料的方法。他被安排办《澧县农村》简报,既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也要作情况综合,兼写通讯报道。
刘士永同志告诉他,记人记事首要的在于熟悉情况,你学写文章,首先从你最熟悉的人或事记起。陈彰嘉的父亲是个篾匠,常年在大队的手工业加工厂劳动,他对他们的生产劳动、思想感情最了解,不久作了一次细致采访,写成了到县委办工作后的第一篇好文章。
年初,他深入澧南公社澹阳大队调查该队“五定包干”的情况,觉得干群制订的“蚕粮挂钩”的办法好,写成了“澹阳大队是怎样确定蚕茧上交任务,搞好蚕粮挂钩”的调查报告,发表在《澧县农村)年第2期上,其指导意义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适用。
年5月,陈彰嘉同志又到被评为年全省农业先进单位的车溪公社牌楼大队调查,了解他们的领导方法,总结出“事事先抓思想,样样群众路线”的经验,发表在《澧县农村》年第10期上。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向《湖南日报》投稿,连续3篇被《湖南日报》采用。
3月3日,《湖南日报》第一版刊登他和刘正详、于坤炎合写的“王家厂公社新华大队11生产队制订计划留有余地、稳扎稳打争取个好年成”的报道;3月16日,《湖南日报》第2版刊登他采写的“中武公社双堰大队第9生产队就地取材编蓑衣”的小故事;4月17日,《湖南日报》第2版又刊登他采写的“王家厂水库发挥巨大效益”的文章。他成了《湖南日报》名副其实的通讯员。
年开始的“大跃进”之类的左倾影响,造成了澧县农业生产的大减产。年全县粮食总产5亿斤,年下降为4.3亿斤,年再降为3.5亿斤,年又降为2.8亿斤。农民每年人平口粮(稻谷)标准由年的斤递减为斤、斤、斤。群众吃不饱饭,劳动没有积极性。
年冬开始的以“退陪”为标志的整风整社,明确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强调按劳分配,加上年风调雨顺,农业生产开始恢复。
年8月26日至9月4日,陈彰嘉跟随县委书记张琢下乡,先后到界岭、闸口、王家厂、方石坪、马头铺公社走访调查,邀请甘溪区委书记李桐春等人座谈,向县委写出了书面报告。
陈彰嘉边调查边分析,认为当年农业收成分三类情况,部分社队接近或超过年的生产水平;一部分增产显著,接近或赶上年的生产水平;还有一部分增了产,但增产不多。生产水平不同,群众口粮标准有别,尽管人均普遍减少了征购粮60斤,三类生产水平的口粮标准依然分别只有人平斤、斤和斤。显然,第三类地区的标准是不够吃的。每个公社约一、二千人仍然缺饭吃。
针对这种情况,他建议各级领导既要安排好社员生活,又要早作第二年的生产打算。他提醒大家要看到仍然存在的困难。
一、水利条件倒退。由于年至年水利建设指导方针重“大"轻”小”,而有些大水库不能发挥作用,年冬又休养生息未搞建设,小型塘坝失修,加上大炼钢破坏森林,水土流失,蓄水能力差,不少水田缺水灌溉。界岭公社八一大队第4生产队有11口塘坝,年时有6堰塘能装满水,而年时仅3口堰塘能装点水,其余的是雨住地干。
二、地力破坏严重。前几年深翻土地,养猪很少,绿肥面积缩小,土壤肥力极差。码头铺公社年时多用猪肥肥田,亩产玉米-斤,而年亩产仅斤左右。
三、生产队缺乏种植自主权,不能因地制宜种植。还有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干部思想不稳定、不愿担硬担子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农业持续增产的因素。
陈彰嘉从实际出发,建议用8句话做好冬季工作:“如实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全面分析条件,充分估计困难,加强调查研究,坚持政策兑现,抓好秋冬生产,今年为了明年。”这份汇报材料经县委转发全县各区社后,对当时工作起了推动作用。
陈彰嘉同志这样一直干到年8月。(待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