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以网络会议形式在京举行。经项目汇报、综合评议,评委投票选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并宣布,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以时代早晚为序)
1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稻城皮洛遗址发现近万件石制品和用火遗迹,首次建立了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遗址发现的手斧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是目前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石器组合,为研究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关键性证据;遗址连续的地层堆积、完好的埋藏条件和清楚的石器技术演变序列,展现了早期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能力、方式和历史进程,为研究人类扩散、适应高海拔环境提供了重要信息。
地层及部分遗物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全景
稻城皮洛遗址发掘的探坑
烧石及石器拼合组2河南南阳黄山遗址南阳黄山遗址是兼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多个文化层积累,发掘出我国最早玉器作坊的大规模遗址。该遗址发现了10座距今多年的玉石器生产作坊,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集玉石矿料采集、玉石器加工与交流的“基地加港口”性质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此次考古发现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作坊遗存的空白。
部分陶器修好后全景
屈家岭文化墓葬玉钺系列
玉璜系列3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属于新石器时期城址,在这里发掘了一批大型木质结构建筑遗迹。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为国内罕见。其建筑方式是先开挖基槽,垫长木板后于基槽外侧立柱。木柱极为考究,以直径约0.5米的半圆形大木柱为主体,间以长方形小木柱,并在转角处以四分之一圆木为转承,以保持外立面的平整。木柱于垫板间未见榫卯,但除角落的木柱仅有一个穿孔外,其余木柱两侧均有45°斜穿孔,推测原应插有木棍以起到加固作用。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发现了炭化的葡萄、猕猴桃、紫苏等植物种核。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认为,这种木构建筑得以完整发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曾经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小规模建筑现象,也有助于我们理解长江流域的整体建筑风格。”
中国最早最完整大型木构建筑基础
发现一处主体部分至少平方米,加南廊至少平方米的木结构房子。
北城墙关键层位出土陶器4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岗上遗址位于滕州市陈岗村东部,漷河穿流而过,遗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就在遗址西部发现大汶口文化城址。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距今约6到4年。新发现的大汶口文化城址面积达40万平方米,城墙紧挨城壕内侧,夯打加工痕迹明显,是海岱地区也就是黄海西岸至泰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内,已知规模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发掘区分南北两区,北区房址平面多近方形,布局错落有致。墓地中单人一次葬、单人二次葬、双人一次合葬及瓮棺葬有明显分群埋葬现象。南区墓地、墓葬排列有序,大、中、小型墓分化明显。南北两区文化面貌连绵有序,与城址一起勾勒出距今年前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聚落发展演变的清晰脉络。
南区大型墓头箱、脚箱及棺下枕木
南区墓地出土部分陶器
南区墓地出土典型玉器5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发现6个祭祀坑,出土编号文物上万件,近完整器超过件,进一步充实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将促进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行为和祭祀体系研究;进一步阐释“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认识;系统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且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发现的遗迹和文物,进一步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将深化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化的祭祀场景和祭祀体系研究,弥补以往这方面研究的缺陷和空白。
发掘区平面图
五号坑出土金面具
三号坑出土铜顶尊跪坐人像6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年以来,合计发掘墓葬座,出土文物余件。发掘的C区中,在四座墓葬中发现葬具木板画,M号墓尤为鲜艳。余件漆木器也同样保存完好,通过墓葬形式,随葬品特点,以及殉牲习俗,可以判断出墓葬均为秦文化墓葬,应当和秦军攻灭六国过程中占领此地的秦人及其后裔相关。墓葬中最为珍贵的文物是一批文字文物,包括遣策、铜鼎铭文和长文木觚。M出土的战国晚期木觚全文约字,记载谋士游说秦王寝兵立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篇全新的策问类文献,可称为“中华第一长文觚”。
C区墓葬分布
葬具木板画
漆奁漆盂
M出土的战国晚期木觚7陕西西安江村大墓江村大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北距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约米,东距窦皇后陵米。年以来,考古人员对江村大墓区域进行多次调查、勘探和试掘,发现江村大墓的形制为“亚”字形,地面无封土。墓室边长72米,四周环绕座外藏坑,外围以“石围界”和门阙形成陵园。另采用多种技术对“凤凰嘴”进行探测,证实此处仅有10多通明、清时期的石碑,未发现任何陵墓遗存。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双重陵园、帝陵居中、象征地下官署机构的外藏坑围绕陵墓分布均为西汉帝陵首次出现,反映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帝陵规划思想,折射出西汉帝国由初期地方分权、君臣共治到中期中央集权、皇帝独尊的政治变化趋势。南陵外藏坑出土的带有异域文化风格的金、银饰品对研究丝绸之路开通之前的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江村大墓外藏坑已被搭起钢架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着衣陶俑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的陶马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部分铜器8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分为以慕容智墓为代表的岔山村区(“大可汗陵区”)、以弘化公主和慕容忠墓为代表的青咀-喇嘛湾区(“阳晖谷陵区”)和以党氏墓为代表的长岭-马场滩区(“白杨山陵区”)三大陵区。墓群整体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征和“牛岗僻壤、马鬣开坟、地踞龙堆”的墓葬选址特征。墓葬均具有唐代早中期高等级墓葬的基本特征,以唐代葬制为主,兼有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因素,显示了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
慕容智墓墓室、甬道三维影像图
慕容智墓出土木镇墓兽
慕容智墓志及志盖
马场滩M1墓道底部殉马9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修筑于一座大型沙丘之上,是一处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综合性军事设施。同时挖掘出土的唐代纸文书和木牍总数已超过件。纸文书出土时多呈团状,经初步释读,确认此烽燧遗址为一处游弈所驻地。孔雀河烽燧群东线的军事防线,可能被称为“楼兰路”,此烽燧遗址驻守“楼兰路”沿途,管理若干烽铺,负责附近的防御。文书性质主要为唐武周至开元年间,游弈所与下辖各烽铺及上级管理机构之间的军事文书,内容详细记录了与孔雀河沿线烽燧有关的各级军事设施名称。文书另见有授勋告身、账单、私人信札、书籍册页、文学作品等内容。出土木牍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内容主要记载烽铺与游弈所间计会交牌与平安火制度。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全貌(南至北)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西立面
铜花押
文书开元四年八月四日牒下界内所由为加远番探侯防备等事10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明中都遗址整体上比较完整地揭露出了前朝区宫殿基址的一个整体的布局情况。前朝区的宫殿整体呈一个“工”字形的布局。这个布局也是出人意料的,由前殿、后殿和中间加穿廊的形式组成的。这种“工”字殿的做法在宋元时期是比较流行、常见的。但是和明清时期北京、南京的“三大殿”有很大区别。通过这些(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如何继承了宋元时期的制度,把这些制度如何传承给了南京和北京。比如我们所说的内外金水河的制度,以及五门三朝的制度,承天门外的“T”字形广场,中轴线的整体布局,以及我们讲的“工”字殿的布局。这些制度通过考古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们的传承关系,通过这种紧密连接的传承关系,反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不断和中华文化的基因的传承。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发掘现场,航拍明中都角楼遗址。
宫殿基址出土的螭首
出土的部分琉璃瓦当图文来源:新华社、中国考古网、国家文物局、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