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杨鸿雁通讯员杨慧敏洪佳

婚俗改革是一项文化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澧县破除婚俗陋习、树立婚俗新风成效明显,今年4月,被民政部确立为我省唯一的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在未来三年时间里,澧县将要给婚俗二字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气象。

“破”而“立”婚俗新风拂面来

“我结婚那会儿,仪式虽然一没乐队,二没歌舞,都是由新郎和伴郎卖力唱歌,但是热闹得很,那种快乐不是设计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澧县澧阳街道孟家港社区党总支书记马绍青回忆道,20多年前接亲都是率领“单车大军”,一路高歌,浩浩荡荡地向新娘家进发。新娘接回来后,在离新郎家大约一里路的地方下车步行,新郎“三步一敬”,以表达对女方的尊重与敬爱,这是当时澧县城乡推崇的传统婚俗。

“只是在一段时间内,不文明的婚俗插入进来,形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气。”

从年左右开始,受周边大环境的影响,人们对热闹婚礼的追求渐渐走了样,变了味。新郎被闹婚者强迫要求下车,改用板车拉着新娘前行;强迫新郎脱掉上衣,围着电杆跳钢管舞,不满意不放行;在婚礼现场的歌舞队,还会故意演一些低俗节目;婚礼结束后,还有闹婚者恶意戏弄伴娘……总之,为了达到看热闹、博眼球的目的,婚闹的花样也层出不穷,这与澧县当地的传统婚俗以及文明社会对“喜事新办”的要求越来越远。

对此,年,澧县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进婚姻领域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专家宣讲、党员带头等方式“全线出手”,对低俗婚闹、天价彩礼、嫁妆攀比、人情风等进行整治。

在大堰垱镇九旺村,每一户家门口都有一块贴上“勤俭节约孝亲敬老”的家风牌。村、支两委在村规民约中规定,婚宴每桌不能超过元、随礼标准元,婚宴庆典烟花不放、鞭炮少放,同时成立红白理事会,每个村、小组都建立“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