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斑竹园镇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加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做实绿色生态底蕴,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鄂皖边陲重镇。
走进平均海拔米的斑竹园镇漆店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绿茶、沿冲开发的黄精种植基地、生态环保的标准化养殖场。在金寨胜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传旺告诉记者,其注册的洪家寨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6头,鸡6.5万只,每年培训党员干部群众多次。
金寨胜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传旺:
我们养的猪、养的鸡,同时把养猪养鸡的废弃物利用上,种植黄精、绿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叶健:
我身后的这块地就是老张的黄精种植基地,这块基地目前达到了50亩。黄精基地的肥料来源于老张的养鸡场的鸡粪,这避免了环境的污染。
金寨胜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传旺:
这一片全部是黄精育苗,我们出去考察后,效益还是不错的,每亩(收益)大概在4万块钱。
张传旺通过发展养殖、种植等特色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走进这个镇的沙堰村,绿油油的桑树镶嵌在山冲间。沙堰桑蚕种养家庭农场负责人占耀荣正带领乡亲们采摘桑叶。年,占耀荣不顾家人反对,回到娘家沙堰村,流转土地亩,从事桑蚕种养。
金寨县沙堰桑蚕种养家庭农场负责人占耀荣:
我们养蚕全年用工达到---人左右,长期在我家务工的有2—3万元,短期几千元的。
当下正是桑叶采摘的关键时期,村民熊德花也来到桑园基地,采摘桑叶。
金寨县斑竹园镇沙堰村村民熊德花:
干5个月的话,挣到6至元。
近年来,斑竹园镇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如今,生猪、元胡、竹荪、猕猴桃等一大批乡村特色产业应运而生,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金寨县斑竹园镇党委书记杨海涛:
我们将加大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发展,调优产业结构,依托红色资源,以红促绿,红绿结合,壮大红旅产业,助推经济转型发展,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全力提升斑竹园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张亮袁金东张杨魏伟叶健刘家英陈亚模
金寨台:陈学杰张力
编辑:陈琛陈亚模刘家英
责编:李彬
审核:翟培军张亮
本文版权为六安新闻联播所有,若转载请在结尾注明文章来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