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幺儿幺儿幺吙嘿,嘿打幺儿吙火吙幺火嗨呀,幺儿火嘿!……”

这支古老的歌谣,是人们在从事夯筑时伴随劳动节奏顺气而成的一种号子,也是澧阳平原上延续了近六千年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城池夯筑文化。

今天,这种古老号子在澧阳平原西北边沿的王家厂镇双庆村再次响起,吆喝声中所呈现的已经不再是那种挥汗如雨、嶙峋苦涩的辛苦劳作画面,而是一种时尚,一种陶醉于美丽乡村生活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一)

王家厂镇双庆村地处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北部王家厂水库库区北侧丘岗一带,海拔最高米,省道S纵贯村境,是鄂西、渝东地区南出湘粤的必经之路。全村总面积10.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亩,森林面积余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5%。全村共有村民小组27个,农户户,村民人。曾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省级贫困村。如何才能摘掉“贫困”的帽子,让人均不到一亩三分地的丘陵黄土上长出真金白银,是双庆人的梦,也是他们领头人心中的结。

他们的领头人叫杨洪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双庆汉子。年,他带领现任村支两委班子开始了圆梦之旅。

在大巴车开往省城的路上,杨书记苦苦地思忖着。今天他要去拜见一个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同乡人。他叫方明,熟悉,因为同是双庆人,但同乡却不同命运,财富累积和社会地位的悬殊,让他们渐行渐远,最终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是杨书记的第一次外出引资尝试。他觉得,要想改变村里的现状,眼光老盯着一亩三分黄土地可不行,而是要走出双庆,在这万千世界中探索发展之路,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要想发展双庆,首先得引进产业项目,而方明就是他心中的最佳投资人选。方明当过兵,做过警察,后来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退出公安系统从事经商,实现了物质财富自由,在省城开起了星级酒店。此番拜访,为的是请他回乡,共谋双庆发展。

功夫没有白费。经过几轮磋商,最终与方老板达成了回乡投资协议。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涔怀农业”带着两千多万资金落地在双庆村的土地上,集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方家大院落成,占地近两平方公里的一色徽式园林建筑,不仅成了告封碑下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了双庆村脱贫致富的一张名片。大棚蔬菜、水产养殖、绿色种植、园林开发……数千亩土地流转,农民有了固定的土地收入和红利。不仅如此,还有上百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再就业机会。一位五六十岁的双庆老人坦言道,今天的双庆村民带薪下田下地,相较于以前,现在干一天活就能得到几十上百块的工资,一年下来,纯收入至少也在两万以上。比起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所带来的新型生产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双庆村的农业现状,也验证了新一届村支两委决策的正确性。

俗话说“人就怕抓破脸。”第一次成功引资入村的经历让杨书记的心中有了底气,乘势而上,几度出击,最终双庆村以最优惠的投资条件、最优良的投资环境将一批举棋不定的企业老板吸引到了这片黄土地上——

澧县华盛泰有机专业合作社来了,流转土地亩,建设有机蔬菜基地,年获得了“有机蔬菜”认证。

澧县诰封碑生态有机果木林专业合作社来了,流转山地亩,依托丘陵地形山形,种植油茶、蜜柚、水蜜桃等果木。不仅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林木景观,也给游客们提供了自采自摘的劳动体验场所。

澧县双庆生态有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来了,利用园区水塘,自养多品种鱼类,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养殖,其主打产品生态甲鱼深受市场喜爱,创造了客观的经济价值。

澧县维田原生态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来了,旨在打造稻田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一水两用,一田两收”,有效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幸福指数。

澧县天供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来了,澧县万农福农机专业合作社来了……一系列围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专业链条维系了整个双庆村。十平方公里的双庆村几乎是“山无一座空,地无一块闲。农民‘无田地’,甩手当老板。”所有的山林和耕地几乎都被流转。传统的称谓也改了,“下田下地”叫“上班”。世代为农的“庄稼人”也都成了“上班族”。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新型农业生产的发展,双庆人也开始逐步撕掉了身上“贫困”的标签。

(二)

年,摘掉贫困帽子的双庆人迎来了致富路上的又一个春天,这一年,毗邻的天供山国家森林公园三A景区和涔槐国家湿地公园相继授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双庆人看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于是,他们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信息搜索,最后锁定了县内一家“涔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涔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做旅游项目,在业内有着一定的市场和影响力,他们准备在县内投资创建一家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是国家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等联合行文倡导的校外教育活动,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迈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知识、长见识,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双庆村原有一所年撤并后一直闲置的、占地十多亩的村级诰封碑小学,加上两个公园和一顶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桂冠,两个巴掌一拍即合,学校外加50亩水旱劳动实践场地成了有着足够吸引力的投资场所。

年11月,涔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澧县涔槐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在诰封碑小学正式挂牌。年,尽管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但有涔槐基地和方家大院两张王牌,双庆村仍然接待了县内外游客近五千人次,综合产值达四十八万,有近50位富余劳动人员得到了就业安置。旅游产业的兴起,方家大院活了,废弃的村级小学重新响起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被当做甩亩的池沼田野也成了孩子们博闻多识、妙趣横生的校外课堂。尤其是以《澧州夯歌》为代表的一批省市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迭代传承,吸引了大批县内外中小学生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前来观摩学习。研学活动调动了职工工会活动以及党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年,基地和方家大院接待各类游客已达到多人次,仅旅游产业收入这一项,综合产值就过了百万大关。

(三)

曾几何时,双庆村是名中有“庆”却无所“庆”,如今已是喜气连连。双庆村从开始连续三年获得省、市、县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年荣获“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年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年荣获“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美丽乡村接踵而至,村庄发展蒸蒸日上。在产业振兴的基础上,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上打天呐,嘿嘿嚯嘿!下打地呢,嘿嚯嘿!嘿嚯嘿嚯嘿嚯嘿嚯!打天打地打龙王啊!打得天公哟把雨下嘿嚯嘿!嘿嚯嘿……”

撼天动地的古老劳动号子,曾经出现在双庆人战天斗地、修路筑坝的黄土地上,凭借它缓解疲劳,增强耐力;现在摇身一变,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凭借它传承文化,娱乐休闲,表达的是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澧县农业农村局田泽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