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位于长江中游,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
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始见于《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梁敬帝绍泰元年始置澧州。隋开皇九年罢天门郡,置澧州,新置澧阳县。
澧县地貌多样,水面广大,拥有澧阳平原绝大部分,这也是湖南省最大的平原。
澧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丁家岗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已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城头山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市”。
为题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八十垱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澧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矿种32种,其中芒硝矿储量4.66亿吨,是长江以南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矿区。
澧县地处常徳、岳阳、张家界、宜昌和荆州五城的几何中心,距长江黄金水道80公里,为湘西北地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近年来,澧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持续保持湖南全省经济强县行列。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明确提出,要把津澧新城培育为洞庭湖区域五个中心城市之一。
洞庭湖区是在约1.4亿年前的燕山运动中形成的。在亿万年剧烈的造山运动中,大地在湖南编织成了一个撮箕,千流万溪汇集成湘、资、沅、澧四水从崇山峻岭中流出,在平原上形成了一派河网切割的水乡景观。
浩渺的洞庭湖水也许收藏了湖南人最为原始的历史真相。县鸡公垱、乌鸦山遗址出土的砾石石器文化遗存,将湖南人的历史,追溯到大约1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
澧县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文物大县。至今为止,全县共发现有文物点多处。除了距今2万-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40处外,距今7-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25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址近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多处,古墓群42处多座。
这其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余家牌坊、城头山、彭头山、八十垱、鸡叫城、鸡公垱、丁家岗、十里岗、三元宫、孙家岗等遗址10处,瓦寺塔、澧州文庙、澧州古城墙等3处古建筑。澧县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居湖南全省县级前列。
城头山被称为“华夏第一古城址”。多年前,祖先在这里建造了一座能够安居乐业的城堡,湖南城镇的历史就从这里开始书写。
留下了一片距今6年的原始水稻田,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就在这里奠基。现在的澧县,优质稻30万亩,获批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国家级示范县。
祖先还在这里创建了原始的大型陶器作坊,这是湖南最早的古代工业基地。
目前,澧县正加快城头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抓好澧州古城保护与开发,打造澧县文化旅游核心产品。统筹城头山、彭山、天供山、澧州古城等旅游资源,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积极融入鄂西南、湘西北旅游圈。
澧县工业下行压力也比较大,缺乏航母型企业的有力支撑,少数规模工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面临保运转和防风险的双重压力。
当前,随着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战略深入实施,沿海产业向内地加速转移,澧县发展面临重大利好。同时,宏观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运行仍然比较困难。
今年以来,澧县建设了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园区,打响了“城头山大米”“澧县葡萄”“复润苹果柚”“双低油菜籽”“澧州米店”等公共品牌,擦亮了“世界稻作之源”和“南方吐鲁番”名片。
同时,还开展了“澧州十大名菜”、“澧州十大名小吃”评选,打造美食文化品牌,高规格举办葡萄节,不断扩大澧县知名度和影响力。
澧县现在还制定了《津澧新城总体规划》,主动为城乡塑形铸魂,不断扩大“中华城祖”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