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年的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是否为中国最早的城址?有人认为是,也有认为不是。城与青铜器、文字、大型礼仪建筑一起,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物化标志。历史时期的城市包括防御和经贸两种功能,史前时期的城则主要在于强调防御的功能。史前时期城的防御功能主要体现在聚落周围的壕沟和城墙上。与八十垱遗址年代相同的内蒙敖汉兴隆洼遗址是一座环有围壕的聚落,由于没有墙而被当作“环壕聚落”,距今约年的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和西安半坡遗址也是有壕无墙的聚落,而八十垱遗址则是既有壕又有墙的遗址,因此,一些人认为其应归入城。根据发掘报告的介绍[1],八十垱遗址坐落于古河床一级阶地上,北、西、南三面为古河道所环绕,东、南两面经发掘发现了环壕与堆筑的围墙,西北角还发现了通向古河道的卵石台阶。尽管目前尚不能肯定环壕、土围的建造意在与古河道连为一体,形成相对封闭的活动区域,但环壕、土围的客观存在,已充分体现出先民们这种有意识的建筑行为。若将环壕、土围、古河道联合起来看,八十垱聚落为一不规则的弧边四边形,面积约有3.7万平方米,大大超出了同时期一般聚落的规模。(参见图一)图一、八十垱聚落环壕、土围的修筑过程十分漫长。早期开挖的壕沟规模较小,且只把挖出来的土平铺于壕沟内侧,便形成了一道极矮的土围;随着壕沟的不断淤积,人们又在其外侧重新开挖一道新沟,有意识地把土方集中堆筑于原土围之上;新沟的使用过程中,又开始不断的淤积,人们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清淤活动,将淤土堆在壕沟内侧,壕沟不断变窄至最终废弃,迫使人们在其外侧重新开挖第三条壕沟。(参见图二)这一不断挖沟、堆土的活动,延续了大约年,倘若没有稳固的人口基础,没有稳定的生计来源,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没有明确的目的意识,修建这样的环壕土围是不可想象的。图二、八十垱聚落壕与墙从聚落内部发掘揭露的遗存情形看,铺垫红烧土用以防潮的房址、堆放废弃物的灰坑、集中分布的墓葬、大量新鲜的稻谷稻米,以及古河道内发现的类似田埂的遗迹,等等,足以说明八十垱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定居农业聚落。尽管这些遗迹现象的分布并没有严格的规划,但是另有一些特殊遗迹则可能已经具有需要经过“管理者”统一组织的公共事务职能:两座四角外凸、四边内凹,近似“海星状”的高台建筑,中心处开挖有放置动物骨骼的深坑或墓葬;大量直壁平底的深坑,内置红烧土块、陶片、石棒饰、磨制石器或砾石,有的底部还铺草木灰并掺有少量骨渣的现象,显示其有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参见图三)图三、G3底部堆积的陶器与石器八十垱的先民在漫长的年月里,不断地开挖环壕、堆筑土围,究竟为了什么?发掘者根据以下线索作出推测:首先,由于环壕土围的规模仅凭八十垱单个聚落的力量就能完成,其并不具有社会标志意义;其次,这种环壕土围尚且属于浅沟矮墙型,土围高度并不超过1米,显然不是用来抵御外敌入侵的,而更像是抵御小型野兽,防止家畜走失等。另外,根据八十垱遗址发掘领队裴安平的见解[2],在自然河道附近挖掘壕沟,有利于人们就近取水、利用河道和围沟向聚落外排水、降低附近居住面的地下水位以改善居住环境。因而,人们的生存需要是这种环境土围产生的直接原因,也正是由于环壕土围保障着人们相对安定的生活状况,八十垱聚落才得以延续使用了几百年。如果八十垱遗址城壕和城墙的功能更在于防水,而不在于防敌的话,把其理解为城就显得有些勉强。史前城址的标准是很难确定。如以有无城墙为标准的话,其实壕和墙是一体的防御设施,将挖壕的土堆在壕边就可以形成墙,兴隆洼和半坡遗址虽无明显的墙,但是把挖出的土运往他处也不好理解;如以历史时期的方形直边城墙为标准的话,目前考古学家公认的澧县城头山城址则是圆形弧边城墙;如以城内面积较大做为标准的话,八十垱城内的面积与姜寨遗址比较接近;把城内大型建筑作为标准的话,目前认定为史前城址的遗址基本都没有。本文摘自许永杰著:《农耕星火》,故宫出版社年。欢迎个人转发,机构或媒体转载请与本公号联系。所有转载或引用,务请注明原出处。若有出入,请以原书为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15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153.html